金秋時節,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海西大地每一個角落。11月9日,位于新集鎮徐老莊村的首個水稻“無人農場”,也迎來了水稻的豐收季節。這一成果不僅標志著智慧農業的新突破,更展現了科技與傳統的完美結合。
今年以來,為提升糧食作物的種植效率,縣農業農村局針對我縣面臨的傳統兩段小麥、水稻種植以及勞動力短缺等問題,引入了南京農業大學的專業團隊??h農業農村局投入280萬元打造我縣首個無人家庭農場,此次合作帶來了多項創新技術,包括首次在我縣應用的無人收割、插秧、精量播種技術、智慧農情監測網絡和無人機植保,以及先進的無人農場管理技術。眼前一臺無人收割機在稻田中快速穿梭,按照預設路線高效收割。
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東部大區副總經理李忠萌表示:“我們現在是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精度定位,無人收割機能夠將誤差控制在5-6公分范圍內,能夠高效地完成每畝的收割工作,它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收割作業,真正做到全天候工作?!?/p>
灌南莊稼漢家庭農場今年種了2600畝水稻,長勢喜人,眼下正是水稻收獲的季節。往年賈中利都會為農機收割機手發愁,今年無人農場的運行,大大給他帶來了便利。農場工作人員只需輕點手機,引擎轟鳴中,一畝畝稻田便迅速采收完畢,效率驚人。
灌南莊稼漢家庭農場負責人賈中利說:“現在智能化(無人)農場太方便了,我們只需要在手機APP上點一點,就能完成收割、耕種整個流程?!?/p>
新集鎮徐老莊的無人收割技術,作為“無人農場”智慧農業的一部分,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。通過“云端”管理和掌上操作,無人機械已覆蓋農作物生產種植的全流程,使得作業人員得以擺脫繁重的駕駛操作,極大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和作業效率。
下一步,縣農業農村局將致力于培養本土專業人才,并持續推動稻麥輪作發展模式的實施。系統總結稻麥輪作智能化(無人化)農場建設經驗,加大智能化(無人化)農場集成示范創新力度,全力打造糧食生產現代化智能化樣板,為保障區域糧食安全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