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南縣新安鎮在春耕生產中積極引進和應用新技術、新設備、新模式,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,推動農業向現代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邁進。
4月6日,在該鎮蘇口村的糧食生產基地,1臺植保機無人機正在進行飛防作業。“我們村1600多畝小麥施肥、噴藥,利用植保無人機作業只需要2天左右時間就能完成,高科技裝備運用不累人不操心,而且速度快質量好。”蘇口村黨支部書記宋冬冬說。在該鎮大圈片區,1萬多畝小麥長勢喜人,農民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施肥、噴藥,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防治效果。
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,該鎮以植保無人機飛防、滴灌帶使用、水溶肥田管運用等新型農業科技產品為代表,大力開展科技春耕活動,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滴灌帶作為節水灌溉的重要設備,能夠有效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,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。以前該鎮種植戶在栽植西瓜、培育蔬菜過程中,采取大水漫灌的辦法,不但浪費水資源,而且還會出現土壤板結等弊端,不利于產量和品質的提升。近年來,該鎮大力度、大面積推廣滴灌帶使用,取得了明顯的成效。同時,該鎮還根據專家的指導,及時在滴灌技術運用中使用新型水溶肥,代替過去施用的顆粒肥,彌補了顆粒肥養分含量不高、溶解慢、不易吸收等缺點,能夠有效為作物提供全面的營養支持,提高作物的生長速度和產量。
在農業生產中,該鎮還推進“水上科技春耕”,在碩項湖螃蟹養殖基地,養殖大戶宋成伍通過各類智能感知設備,隨時監測蟹塘的溶解氧、溫度、pH值、亞硝酸鹽等指標,并將數據實時傳輸到手機的APP上,可以在家里通過手機就能詳細了解蟹塘的各種數據。
“以往投放蟹苗、管理蟹塘都是靠經驗,塘里的水質是否達標,pH值、溶解氧等數據如何,全憑個人經驗,對于‘新手’來說,每次投放蟹苗都是一次大考,但是現在不一樣了,這些科技設備,能精準把握蟹苗投放時機。如今咱們利用智能化檢測系統,通過科技數據助力,蟹苗投放、蟹塘管理非常輕松。”宋成伍高興地說。
該鎮科技春耕“新”意盎然,不但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品質,而且推動了農業向現代化、智能化邁進,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打好堅實基礎。(相生年 董媛媛)